这两天,收到很多昭觉县的学生发来的贫困助学申请表。和以前一样,在决定家访之前,我们都会根据申请表上提供的信息,进行一次初步的筛选。这种筛选,一方面是为了排除掉那些明显不需要资助的学生名单,另一方面,是为了将学生进行分类,对于相对集中并且顺路的学生先安排,其他学生留待下一次安排。在我们的筛选过程中,信息的可信度和家庭的劳动力,是我们考虑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。

前者理由很简单,如果一份资料本身暴露出来的信息都是自相矛盾的,那代表整份调查表都是有问题的。比如有些学生年收入不足2000,可是却欠贷20多万。按照年收入计算,他们这笔欠款需要100年才能还清,在当地年收入普遍不高的情况下,怎么能借到这么多钱?只能说明要么是夸大了借款,要么是刻意报低年收入。对于这种学生,我们原则上是不会考虑资助的,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诚信都没有,我们如何相信他会真的拿着资助款去学习,怎么相信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?

至于后者,也是我们长期走访过程中很不情愿积累下的经验。面对山区的家庭,大多数都是陈设简单、房舍破旧。说起家境来,大家都会说自己家境如何贫寒、子女如何多、又多少多少莫名其妙花掉或者会花掉很多钱的病。即便是对于家庭的农业收成,就算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计算出农产品的单价,我们也无法考究他们真实的收成,甚至都无法确认他们家的土地面积。而无疑的是,家庭经济状况,必须是我们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。所以,走访多了之后,我们不再根据他们自报家门的年产量、年收入去衡量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,而是通过家庭的劳动力数量、能力来判断。而年产量和年收入,则是作为对这个家庭诚信的一个基本检验。

可是,排除当地人复杂的家庭关系,就算是我们对劳动力的判断是准确的。这样的标准,就真的合适么?显然不一定。

比如,很多家庭子女很多,由于前期经济困难,可能导致哥哥姐姐因而辍学,或外出打工,或在家务农。这样的现实考虑,导致的结果就是需要花钱的人数少了的同时,挣钱的劳动力多出来了。在我们的筛选中,由于家庭的劳动力足以供给家庭的学生,所以通常我们不会考虑资助他们。

这本是无可厚非,从道理到实际上来看,都是合理的。可是深究起来,他们真的合情么?

哥哥姐姐因为贫穷已经辍学了,而这种辍学,不但没有给弟弟妹妹带来收资助的机会,反而让他们失去的机会。也许哥哥姐姐会真的如我们所想的那样“反哺家庭”。可是他们已经出身到社会,已经需要面对自己的人生,需要结婚、需要组成自己新的家庭,有自己新的负担。他们本没有什么能力,也没有什么条件。就像取一个媳妇都要少则十几万,多则几十万的聘礼,这也许是他最显示的考虑。而他们面对这些真的很现实的事情的时候,又如何作为家里的一个“壮年劳动力”参与到家庭的建设中?

无可知……